公地悲劇—The tragedy of the commons

David YC Tseng
4 min readAug 4, 2018

從前有個小村莊,旁邊有一大片公有的草原。

有一天,有個牧羊人帶了一批羊在這邊放牧,他成功大賺一筆。接著,雖然知道過度放牧會導致草地承受不住,他還是帶著大批的羊,再次狠賺一波!隨後所有的牧羊人發現了,一股腦的跟進,草原上的牧草被過度使用,悲劇就發生了—— 這片草原再也不能放牧。

上述的故事,就是公地悲劇,是所有人的損失,甚至是跨世代的損失。但,你不覺得,身為人類的我們非常能能想像每個牧羊人的「理性」決定嗎?

每增加一隻羊隻能增加利潤。

開始的代價是相對小的。草原的消耗,是由所有的牧羊人一起承擔。加上賽局理論的思維,雖然知道羊隻過多會損害長期草原上的產值,牧羊人一定會想:『如果我不去放牧,其他人也肯定會去的,那我豈不是看著別人爽爽賺?

這樣的故事,似乎會在以下的前提不斷的重複發生

  • 草原是公有的,近乎零成本的使用
  • 牧羊人可以從增加的羊隻上獲得所有的利潤
  • 牧場的承載力因為額外增加的羊隻有所耗損

個人使用資源的成本小於社會的成本,資源被過度使用。

背後的啟示

人人所有,人人沒有

耗竭的草原在這個故事中,是一種誰都應負責任,誰都不負責任的狀況,出現的極端現象。在以下兩種前提之下,幾乎必然發生:

  • 資源的產權不確定(公有的草原)
  • 任何人近乎零成本使用,也無法排斥他人使用

以下也是類似公地悲劇的例子:

  • 過度砍伐的森林
  • 過度捕撈的漁業
  • 污染的河流和空氣

個人利益 vs 公共利益的矛盾

開始失去賺頭之後,部分的人才會開始退場。用一張圖就能看出追求個人利益和公共利益的矛盾。當人數在c/2的時候,有最大的公共利益,又能永續經營。因為每個人進場成本低,甚至超過c/2這個最佳人數之後,還是會不斷的有新人加入戰局,直到非常後期(草原快耗竭時)才會停止加入。

來源:https://blogs.cornell.edu/info2040/2015/12/03/23415/

解決方案

那要如何阻止公地悲劇的發生,根據過去的歷史,有三個方法:

公地私有化

任何資源應明確規範所有權和使用權。比如說這片草原是A所擁有,可以租給B、C、D來使用,A會為了長遠利益考量,而控制B、C、D的牧羊數量。

甚至可以把收益權和處置權更加的劃分清楚,來避免悲劇發生。

道德懲罰

這點是我認為最有趣的。過去的人類活在 50人左右的小群體,彼此認識,如果濫用公共利益來獲取個人利益,就會被大家自然排擠 。小範圍、資訊公開的前提下,可以想像依然是有用的方式。如:黑心企業造成環境污染,民眾就不願意去消費。

加強管理

雖然是公有的,但規範各種規定。如:分批增加進場資源競爭者的成本:對於新進的資源競爭者提高成本,甚至在高過於最大公共利益(c/2)之後有額外的懲罰機制,讓獲利急遽下滑,避免資源耗竭。

--

--

David YC Tseng

A probe. Looking for additional pylons. My life for Aiur.